之前在二手書店以$10買下此書,最近才看完
  
阿洪說我怎麼會想看這本書
  
我說我也不曉得
我只覺一個12歲的加拿大孩子
某天看到報紙上的一篇童工的文章後
可以為童工做這麼多事
我真的覺得很了不起,所以我就買回家
  
沒想到內容更讓我震驚
  
—————————————
魁格—本書的12歲男孩
因為某天看到也同是12歲童工伊克巴,在逃亡出來後致力於倡導解救童工
正在大家正視這個問題的時候卻遭到射殺
  
而魁格因此正視這個問題
某天他跟班導師說可不可以讓他在班上宣布一件事
結果他是發下這篇報導的影本給同學
問有誰可以可以跟他一起努力
全班18個同學舉手
於是他們成立了FTC
Free the Children解放兒童組織
  
這個組織是由兒童為兒童發聲
他們不斷的到各學校演講
請大家正視童工問題
拒絕童工生產之產品
  
 
  

 

  
這些孩子在宣導的過程被人問到「你有真實訪問那些南亞的童工嗎?你怎麼知道他們不願意?」
於是他一個小男孩隻身搭飛機前往孟加拉
然後由懂孟加拉話的亞裔大學生艾朗陪同
到孟加拉、達卡、曼谷、巴基斯坦、尼泊爾探視童工,為期7個星期
  
  
而他媽媽雖然一開始不同意
但後來開出條件「要讓我相信你會平安」
爸爸則是說「要自己籌募一半的旅費」
  

正在就讀多倫多大學的艾朗決定休學一年到亞洲旅行一年
認真的魁格和爸媽討論亞洲之行的時刻,終於到來,他知道事情並不簡單。搭爸媽聯讓他一個人搭地鐵到多倫多都不肯了,更別提獨自去亞洲。

「你知道嗎,媽。大消息!艾朗要到亞洲去,而且他問我要不要一起去。」

「是嗎?」她完全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

「我知道你對艾朗的看法。他可以當我的保鏢。你知道她會好好照顧我的。」

她沒說話。這是好現象,我想。至少不是立刻一口回絕,我有時會得到她這種回應。

我繼續求她:「媽,我要怎樣做你才會改變心意?」

「讓我相信你會很安全。」她堅定回答

 

而爸爸的條件是「要自己籌募一半的旅費」

 
有些童工從五歲就開始在成衣或地毯紡織場工作,一天工作16個小時,時常吸入纖維粉粒,而且長期坐著嚴重發育不良
  
IMG_6985.HEIC  
  
 
有些童工在煙火工廠幫忙,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炸傷或在爆炸中喪命
  

在加爾各達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兒童在煙火工廠工作。他們每天吸入硫磺、磷等等化學物,許多童工因而罹患肺或腎的疾病。

 
有些則是徒手將醫院用過的注射針筒分開
即使刺到手也只是清水沖洗不知道有感染的可能
  
 
有些國家則是童妓,在曼谷的帕彭,可以隨意叫到12歲的女孩和8歲的男童「服務」
  
  
每年有多達7000個尼泊爾年輕女孩被賣掉,有許多落入孟買、曼谷和其他鄰近國家的城市妓院中。
 
而這些童工多半是這些不肖業者,利用家裡貧困,而跟父母說可以學一技之長,還可以有不錯的薪水,然後就這樣一去不回了。
  

有次他們在加爾各達突襲紡織廠,這些童工男孩清早就在織機前展開他們的一天,然後是無休無止的工作,幾乎沒有一刻放鬆。他們就在這個工廠的地板上,吃著少的可憐的食物,晚上睡在地板上,直到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工作天,和前一天沒有什麼兩樣。

「有時我們一天只吃一餐。」一名男孩說:「而且是水煮扁豆。」

「主人讓我們餓肚子,讓我們餓得睡不著,」另一名男孩接著說:「只要我們睡不著,他就可以逼迫我們做更多工作。」

「我在織機前睡著了,」一名男孩說,用手撥開頭髮,露出一道受傷所留下的疤痕:「他就用叉子的尖端刺我。」

 

當他們解救這些孩子,並把這些孩子送回他們家中,每個孩子見到家人的開心溢於言表。

穆尼拉爾悄悄握住母親的手:「在最難過的時候,」他說:「我夢見妳。」

他的母親把他的手抓得更緊。她擦擦淚眼:「穆尼拉爾,我也夢見了你。」

那一幕我永遠也忘不了。一場動人心弦的團聚,也是一場和解。因為我不知道,穆尼拉爾是否曾經因為自己被送走,其他男孩卻仍留在村裡,而因此怨恨父母。我也猜想,不知他爸媽是否曾為送走他而滿懷罪惡感。我四下一望,便看出他們的貧窮窘迫。我可以理解事情是怎麼造成的:爸媽為了讓全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卻被人誘拐欺騙、白費力氣。

 

當他回國後,部長很想聽他談南亞之行。

於是我從在帕彭逛街之行談起,並遞給他三份文件。「這些都是澳洲、德國和法國通過的法律,允許司法機關起訴在國外對兒童性剝削的本國國民。只要他們一回國內,就可依他們在國內觸犯法律的方式予以起訴。目前全世界已有11個國家採行這樣的法律,我們希望加拿大是第12個國家。」

 

我們也談了有關兒童權利的幾個課題。FTC希望,加拿大政府所提供的發展援助多多用來協助草根性的組織,讓他們提供教育機會給兒童,特別是小女童。

在我們會面後所辦的記者會上,部長表示,「解放兒童」得年輕人「破除了過去許多成人的看法,以為兒童對於政府政策辯論提供不了多大貢獻」。這段話對我們意義重大,這是個突破,展現了政府看待兒童的新方式。
 
 
這都是他當時12歲的探訪結果
(他1983年出生)
GAP H&M Nike也曾經因為代工廠用童工而被抵制
雖然離這本書出版了20年,發現童工的新聞仍然存在
  
  
 
看完說有很大的感慨
1.其實查一查我們生活有太多都是壓榨童工而來的商品,我們的消費建立在他們的痛苦上。
  
2.即使請工廠不要雇用童工,如果沒有相對的代替方案,比如說「教育」,那麼這些孩童的命運依舊是悲慘的。
  
3.12歲的男孩為什麼可以這麼有國際觀,願意身體力行,而且可以堅持到底。
  
4.願意支持這個男孩的爸爸媽媽真的膽量也要很過人,如何在孩子在做對的事和安危的抉擇是很難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解放兒童
arrow
arrow

    劉小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